當你看到有人陷入困境時,
當你看到有人憤怒時,
當你看到有人傷心時,
你看到的景象,是事實的真相嗎?
修藍博士說,當你看到其他人感到悲傷的情景時,此刻自己只是以一位旁觀者的身份去感受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事實是,在那個時候,自己就好比是一面鏡子,透過他人的經驗,瞬間看到那些蓄積於自身內在的記憶。 如果你的內在沒有這些記憶,那就意味著無法在自己面前看見他人的悲傷。
面對當下正在發生在世界上的一切事情,你看到的景象,感受到的情緒又是如何呢?
或許你還停留在,認為自己只是個無能為力的旁觀者。
然而,如果你可以意識一切問題的發生,都是自身內在記憶的重播,那麼你和問題之間的關係就會改變。
換句話說,當我們進行清理時,我們將建立與世界截然不同的連結。
在這種連結中,我們始終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做出選擇。
如何選擇,是選擇愛還是爭吵?
是自由還是束縛?
是零還是記憶?

SITH荷歐波諾波諾繼承人之一,於1962年取得科羅拉多大學心理學學位後、進修猶他大學特殊教育碩士、愛荷華大學博士,畢生致力推廣夏威夷智慧”荷歐波諾波諾回歸自性法”.1976年成為夏威夷智障者協會的執行董事,致力於罪犯康復和身體殘疾者的支持計劃. 1983年至1987年,在夏威夷州立醫院的精神病學科工作。還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和平會議上發表演講,2022 年 1 月 15 日逝世,享年 82 歲。畢生著書無數,代表作書籍“Aloha!”阿羅哈(圓神出版社),單擊此處可閱覽伊賀列阿卡拉‧修‧藍博士的生前探訪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