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日常生活中最優先的事,就是實踐清理。
無論是在上課,在花園裡種植,創作新的藝術作品,或是在接到家人的電話時,對我而言,最重要的始終是:對當下正在發生的一切進行清理。
為什麼要清理?
因為無論事情多麼微不足道,只要我的意識出現了反應,那就表示有可以清理的記憶存在。唯有當我願意放下這些記憶,神性才會回到我之中。也唯有在那一刻,我和對方都才能看見我們真正該走的路。
當我們透過記憶與這個世界互動時,眼前的現實自然是受限的,而那樣的現實中,也只會出現受限的「我」。
我們常將痛苦與折磨視為現實的一部分,但在那之後,其實隱藏著一場深層的靜心:在某個時刻,我們會突然醒悟,明白自己為何在這裡,也終將看見,那些看似真實的物質現象,其實只是這宇宙舞蹈中的一滴水。那是一種每日都能深入理解的沈靜狀態。
那麼,在這其中,我的角色是什麼?
我的角色,就是單純做我自己就已經夠了。能夠明白—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獨特自性,就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真正要完成的事。
試著想像一下:
如果你獨自一人身處沒有電的地方,在黎明前醒來,你會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眼前只有你自己。你感到平靜?還是不安與不適?那不過是看見自己的內在而已。
事實上,即便我們生活在燈火通明,萬象交錯的現代社會中,這一切也沒有不同。
你也許以為,是眼前的人和事給了你感受和想法,但其實,我們一直在看著自己內在的投射。
只要我們還在投射內在的記憶,就無法真正看見屬於自己的答案與方向。
但相反地,不管我們正體驗多麼艱難的狀況,我們始終都被平等地賦予了可以清理的方式—而這份事實,總是帶給我極大的希望。
平靜
蒙米拉尼‧拉姆斯特朗博士